金門傳統傀儡戲
最後更新日期:2019.10.12

- 類別
- 傳統表演藝術
- 級別
- 傳統表演藝術
- 種類
- 其他-傀儡戲
臺灣由於閩籍移民的分布,傀儡戲因而分成南北兩派。北派多屬漳州移民系統,以消災、除煞、驅邪等宗教性儀式為主,以宜蘭為中心;南派則是以泉州移民為主,以神明誕辰、結婚酬神、賀壽等祈福為主要儀式,以高雄為中心。金門舊制屬泉州同安縣,其文化保有許多閩南文化特色與典章制度。而據邱坤良先生考證,金門的傀儡戲與臺灣南派同屬泉州系統,傳入時間可上推至清中葉時期。具可追溯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
- 公告日期
- 2018/01/04
-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601041922號
- 公告公文
- 評定基準
-
1.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
2.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 指定理由
-
登錄理由:
1、臺灣由於閩籍移民的分布,傀儡戲因而分成南北兩派。北派多屬漳州移民系統,以消災、除煞、驅邪等宗教性儀式為主,以宜蘭為中心;南派則是以泉州移民為主,以神明誕辰、結婚酬神、賀壽等祈福為主要儀式,以高雄為中心。金門舊制屬泉州同安縣,其文化保有許多閩南文化特色與典章制度。而據邱坤良先生考證,金門的傀儡戲與臺灣南派同屬泉州系統,傳入時間可上推至清中葉時期。具可追溯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
2、傀儡戲有別於其他純欣賞之傳統表演藝術,除本身具有強烈民俗科儀與宗教信仰等特殊的社會性之外,也具有娛樂性與高度的藝術性。演出時的口白至今仍採用泉州古語,展現出閩南語音韻的特殊美感。而戲偶造型較為渾圓、偶頭雕工精細與布袋戲偶的風格相同,具有藝術價值。
3、金門的傀儡戲源自泉州系統,因此在演出時的戲曲音樂是屬南管系統。金門的傀儡戲之性質可區分為文戲與武戲二大類,其中文戲主要使用於敬天公及婚俗等類型,戲碼為主人擲筊確認後進行,而武戲主要為宮廟或宗祠建築進行奠安儀式過程所演出之傀儡戲,內容以制煞功能為主。具時代或流派特色。
認定理由:
1.金門傀儡戲劇團創團團長蔡甲庚先生,演出經歷超過50年,蔡甲庚先生四子、現任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先生,臺灣青年木偶聯合發展交流協會理事,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並具代表性。
2.金門傀儡戲劇團團員蔡光銘,學習傀儡戲五年,專長為傀儡科儀,現為金門傀儡戲劇團專任團員;團員蔡光正,學習傀儡戲三年,專長傀儡戲教學,現為金門傀儡戲劇團專任團員,團長及團員均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與意願。
3.「金門傀儡戲劇團」創團團長蔡甲庚先生,早期以廟會各項科儀活動為主,因當時傀儡戲的演師較少,師從許仕順先生開始學習傀儡戲,早期金門戰地情勢特殊,雖有持續演出但至民國77年才成立「金西堡傀儡戲劇團」,後至民國100年才正式立案,至今已超過50年演出經歷。之後其子蔡遠進先生復更名為「金門傀儡戲劇團」,為目前金門縣中唯一的傀儡戲劇團,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 法令依據
- 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1、3目
- 所屬主管機關
- 金門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金門縣 金城鎮 珠浦東路
- 經緯度
- 24.431071 118.318973
- 主管機關資訊
-
名 稱:金門縣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82-325643#805
聯絡地址: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所屬族群
- 漢民族 閩南
-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 臺灣由於閩籍移民的分布,傀儡戲因而分成南北兩派。北派多屬漳州移民系統,以消災、除煞、驅邪等宗教性儀式為主,以宜蘭為中心;南派則是以泉州移民為主,以神明誕辰、結婚酬神、賀壽等祈福為主要儀式,以高雄為中心。金門舊制屬泉州同安縣,其文化保有許多閩南文化特色與典章制度。而據邱坤良先生考證,金門的傀儡戲與臺灣南派同屬泉州系統,傳入時間可上推至清中葉時期。具可追溯歷史脈絡、顯現持續累積與發展之軌跡。
- 保存者
-
個人/團體 保存者 聯絡人姓名 團體 金門傀儡戲劇團 蔡遠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