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縣藝術家專區
-
-
簡介: 木都光影劇場(蔡明璇、BARAN DAVID LOUIS HENRI):.偶戲+漫畫, 進駐日期112年7月3日至10月27日止。 為了採集地方上被遺忘的吉光片羽,留法戲劇博士蔡明璇,集結地方藝文同好,創立木都光影劇場,以戲劇行動,再現動人的光影記憶,成團至今,已發表《陳仔與阿枝》、《再見文心》、《父親的功課表》、《再見紅毛船》等作品。 法國漫畫家BARAN DAVID LOUIS HENRI,來台至今超過十年,發表《布朗夏貓》、《愛迪生與湯老師》、《台灣一點也不複雜,一個法國人眼中的台灣》、《艾迪與提耶》等作品。高大衛以漫畫之筆,參與偶戲設計與...更多資訊
-
-
簡介: 阿潑(黃奕瀠) :文學寫作,進駐日期112年7月3日至10月27日止。 政治大學新聞系,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畢業。曾擔任多年記者,有國際志工經驗,長年探索亞洲文化,在報刊媒體書寫專欄與文化評論,並以報導文學作品,獲得星雲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多個獎項。專注於非虛構寫作,著有〈憂鬱的邊界〉、〈介入的旁觀者〉、〈日常的中斷〉等作品,並獲有開卷好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獎項。在完成亞洲幾場大災難的研究書寫後,近幾年將視角放在國家權力與暴力的探究,並關注島的故事。已寫有沖繩、濟州島、八重山群島與...更多資訊
-
-
簡介: 洪禎鞠:陶藝家,進駐入期112年3月6日至6月23日止 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修陶瓷創作。而後旅居英國的兩年間,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進修進階陶瓷。回臺後,持續藝術創作,並經營家居陶瓷品牌Dj vu Ceramics。 「我喜歡觀察,觀察身邊的人、觀察外在的環境、觀察這個世界,還有我自己。而觀察也正是創作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藉由持續的感知再轉化成實際的形體,陶土的柔軟與高溫燒結後的堅硬,呼應了從心靈到身體的創作過程。我做我的感受還有紀錄當下,產物也是我內在的投射。」 本次計畫以金門常見的木麻黃...更多資訊
-
-
簡介: 王千華: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學部 Global Art Practice 碩士,畢業後於日本群馬shiro oni studio 國際駐村中心工作。 李偉晟: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向3D造型及建模方面進修。 兩人於2022年共同創立木子一十一工作室。創作手法多從蒐集土地的故事開始,並對於閱讀當地生態及生活之間的衝突與平衡深感興趣。至今工作室成員的創作經歷從平面繪畫、繪畫裝置、動畫到虛擬實境、水泥雕塑、軟雕塑、乃至於熱驅動形狀記憶裝置等等,嘗試以不同媒材紀錄每塊土地的故事。 文化局駐縣藝術家與寧中小學子交流 https://www....更多資訊
-
-
簡介: 雲慧甄,雲林人,獲德國敏斯特藝術學院創作大師生文憑; 劉彥均,高雄人,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兩人自2021年起開啓空中交匯,進行分享及對話。共同以創作為途徑,尋覓記憶與時間的縫隙,重組感知與空間經驗,往返在迷宮與想像之中。 新聞露出 創新思維融入文化 金門建築線上展出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49645/ 首在藝起金門粉絲頁線上展出:建築中的共創 https://www.greatnews.com.tw/home/news_pagein.php?iType=1003n_id=272057 建築中的共創 首次在-藝起金門粉絲頁線上展...更多資訊
-
-
簡介: 許庭瑋,彰化花壇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2018年為尋找自己重新出發,回故鄉彰化執行《日日借駐》計畫。2022金門縣駐縣藝術家《偶遇介入;共生入景》創作者。 2021 Jaomas photo studio 商業攝影-藝術顧問。 2019 -2021日日借駐-表演計畫/創辦人。 2019 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場計畫《一半一半》/創作者。 2018 台新藝術獎《路吶》布拉瑞揚舞團文化基金會-年度大獎/主要舞者。 2017 台新藝術獎《無,或就以沉醉為名》布拉瑞揚舞團文化基金會-表演藝術獎/主要舞者。 彰化新銳舞蹈家,成立「⽇⽇製作舞團」,將親⾝...更多資訊
-
-
簡介: 主兒(吳其穎) 全職作家&編劇,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牛津大學MBA畢。 著有六部推理小說:《哎喲!這具屍體只有六十分──不思議世界》(文化部「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福爾摩沙.血寶藏》(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歡迎光臨靈魂交易所》、《螢火蟲效應》、《風中有朵血做的雲》(浯島文學獎長篇小說組優等獎)、及《誰想成為百萬殺人魔?》。 ◎YouTube/臉書/Instagram:主兒的推理樂園 新聞露出 駐縣藝術家主兒 5/22教寫極短篇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42...更多資訊
-
-
簡介: 妖魚獺誌-騆瑜創作個展The Classic of Tilapia-eating monster, Jhouyu solo exhibition 在我的故事裡,金門水獺與外來種吳郭魚從衝突到攜手融合,進而形塑一種在未來世界全身心靈都被吞噬的神異物種... 以自身家鄉本島與離島、滅絕與存留的歐亞水獺出發,作為一種連結歐亞非三大洲的生態量表,越過身為台灣人生命感受的歷史現狀與結構,也似乎訴說著一種全球共通的物種生命狀態,在原生種滅絕與外來種肆虐間交織與掙扎。 藝術家簡介About the artist: Jhouyu HSIEH 謝 騆瑜jhouyu.com 臺灣跨領域藝術家,也是在臺北市立...更多資訊
-
-
簡介: 郭柏俞、佘文瑛同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碩士。兩人在2015年開啟「太認真」的藝術合作關係。作品強調於物質、材料的重新被理解,創造具有事件性的雕塑,讓感官重返特定的場域。創作也對建檔機制感到高度興趣,現代化博物館的擬真性及其所後設的具象場景,成為近期創作特徵。2017-2019年間駐村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高雄駁二藝術家駐村、紐西蘭奧克蘭、印尼日惹、中國上海。近期個展包括:〈Newww.Land.com〉加力畫廊,台南(2021);〈There is no Chinatown〉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聯合理工學院,...更多資訊
-
-
簡介: 露璠(蔡念希),喜歡畫畫,學生時期曾在畫室學習後自己鑽研插畫技巧。2020年成為全職插畫家。擅長精細的圖像,主題包括人像、植物花卉、動物等,用色豐富柔和,喜歡在以寫實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一點超現實元素來創造奇異又耐人尋味的視覺。關注自我意識、女性、環境及動物保育等議題,期望能以插畫來提升這些議題的社會關注。曾獲得2019台北插畫藝術節金賞、國際插畫比賽入選,並獲選於2021台灣文博會Talent 100 新銳藝術家展區展覽。 駐縣藝術家蔡念希 浯江書院展出繪畫成果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338418/更多資訊
-
-
簡介: 陳韋竹 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研究所陶瓷組畢業,曾在日本、芬蘭及鶯歌駐村創作,喜歡亂跑但又容易累,不想長大但思想老成。目前全職做陶及教陶,擅長以動物奇幻造型詮釋內心,創作中時常重現兒時回憶及片刻,帶領觀者探索內心世界的無限可能。 自身創作經常以動物型態來傳達我的想法及故事,對於風獅爺的造型深感興趣,將對於風獅爺文化及其精神想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及對談,駐村期間將創作出我感受到的風獅爺,塑出島上特殊的人文風景。 提升藝文風氣 陳韋竹雷晴雅駐縣藝術家將分別與沙中斗門合作 https://www.kmdn.gov.tw/1...更多資訊
-
-
簡介: 雷晴雅(小妖) 職業漫畫家,從事漫畫、插畫創作與繪畫教學。畫風細膩唯美、擅長梳理、描繪人物內心情感及將作品融合獨特人文觀點,引起讀者共鳴及激起思想上的碰撞轉換。作品獲得政府公部門競賽與港澳漫畫週刊人氣票選肯定,代表作《Love Again_重新再愛?》為Line Webtoon第二屆原創漫畫大賽長篇組冠軍。合作對象有麥香、飛龍牌文具、台北漫畫工會等多項品牌。此次將以淺顯活潑的漫畫形式,紀錄與分享金門縣的在地自然與人文故事,並且推廣漫畫藝術教育。 提升藝文風氣 陳韋竹雷晴雅駐縣藝術家將分別與沙中斗門合作 https://ww...更多資訊
-
-
簡介: 鄧文貞 花蓮人。1999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ENSB -A。2001「淡水河之宴饗」於竹圍工作室舉辦回國後首次個展,持續創作並在國內外展覽,因為喜愛登高山百岳,探訪古道越嶺,一步一腳印得步履,踏出對台灣歷史文化的興趣與島國多元族群融合的關注。 早期作品巧妙地結合油彩與刺繡,台灣花布打底的複合媒材油彩,觀察市井中的柑仔店、夜市、菜市場,在將近二十年對飲食文化的研究之後,近期以纖維材質發表,嘗試跳脫工藝美術的範疇,運用軟雕塑、裝置、影像,重新讓染、織、繡傳統技藝注入新生命。 鄧文貞創作展以金門地圖為主...更多資訊
-
-
簡介: 李育貞 現任藝術創作工作者,畢業於英國倫敦的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碩士。2005年至2016年期間舉辦個人畫展:《Always in my head李育貞個展》、《軌跡:李育貞版畫個展》、《腦景:李育貞創作展》、《擬像真實:李育貞創作展》、《Headscapes- the distortion of reality:李育貞個展》、《夢境,才是真實:李育貞個展》、《旅程幻想》,並多次受邀參加二十餘場次聯展;作品多獲得國立台灣美術館、中華民國文化部藝術銀行、高雄市立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及私人藏家所典藏。2018年受邀到馬祖南竿駐村,...更多資訊
-
-
簡介: 辛金順 馬來西亞人,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和南華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獲選為金門縣的駐縣藝術家之前,曾於去年駐台南市的南寧,曾經書寫了台南的小巷故事與古蹟歷史的散文與詩,如〈七月,風雨的台南〉、〈流水觀音〉、〈時光走過的321巷〉等作品。創作文類以詩、散文為主,以醇厚溫潤的文字,企圖以詩句解構滄桑悲涼的生命,以散文描述悠悠歲月。因此在詩文創作中常流露出對生命與歲月的期待、戀慕、矛盾與迷惘。辛金順曾獲馬來西亞海鷗文學獎新詩首獎、中國時報新詩首獎、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更多資訊
-
-
簡介: 邱奕辰 1990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學士班及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班。他以童年的生活經驗及對所處時代環境的感觸為基礎,探討呈現於藝術創作中的精神意識,並藉由大自然所給予的啟示為靈感來源,透過感性知覺的聯想與生活經驗的連結,再現潛意識中的直覺想像。此外,他以自我主觀與實體客觀相互的擬像結合,進一步探討心靈意向注入創作的藝術表現,並將記憶中的物像及感覺經驗重置,賦予時空錯置的聯想,凝結一幕幕在自然場景中的視覺幻境。他的作品再造時空場域,藉由生活中的體悟附加於自然風景與現代...更多資訊